7min路演换来1000+投资意向,逐帧分析Rewind 如何撩动VC心弦(完整视频见文末)
故事的开头源自一条无比凡尔赛的新闻,科技媒体 The Information 于5月12日发布了一条快讯:
一家 AI 初创企业要求 VC 投资人排队填表提交投资估值报价,这种不寻常的方法获得了1,000个预报价,最终使公司估值站上3.5亿美元
随后,创始人转发并评论道:
“首先,我不玩'和少数人谈判'这种蠢蠢的老套路。公开融资能帮我更广泛地寻找精准的投资人。公开路演视频在 Twitter 上被浏览了170万次,收到了1010个初步的投资意向,最终转化了170个靠谱的投资承诺。”
“其次,老司机的第二招是反向尽调。为了找到最合适的投资人,我花了几周时间连续开会,做足了功课,努力摸清投资人的情况。毕竟 Rewind 是我毕生的事业,将花费数十年的时间追求公司的愿景——为人类带来完美的记忆力——所以这轮融资中要选的将是未来数十年的合作伙伴。 ”
“最终,我选择了NEA。他们'和时间做朋友'的心态体现在15年的基金期限(而非典型的10年),此外,在企业 IPO 时他们通常是加仓而不是跑路,再加上他们超赞的推荐口碑,我认定他们是未来数十年合作伙伴的最佳人选。 ”
“遗憾的是,这意味着我不得不拒绝61位报价超过3.5亿美元的投资人,其中有 22 位直接喊到了10亿美元的独角兽估值。我宁愿选择一个有共建伟大企业信仰的合作伙伴,而不是仅仅想赢得一个热门交易的合作伙伴。”
产品还没上线就拿了知名 VC 基金 a16z 的1,000万美元投资
拿下 Product Hunt 平台月榜第三(得票比 Notion AI 还多200)
获得 PH 金喵奖年度最佳技术创新产品(也是力压 Notion AI)
产品预发布一个月,Waiting List 里涌入62,893个热情用户
相关信息,我们在《Notion AI 居然痛失榜首?a16z 投了一个“人生搜索引擎”》和《Product Hunt 2022年度金喵奖大赏》两篇文章里都有介绍过。
抱着强烈的好奇心,我反复看了几遍 Siroker 的路演视频:
💡 26张幻灯片,7分48秒路演,443个单词,3.5亿美金估值
不得不说,虽然每个创始人风格不一,但这段精心设计过的路演视频,绝对可以称得上教科书级的典范之一。全篇没有一句废话,无论是情绪还是逻辑信息都传达到位。
反正内容也不长,我干脆对全篇做了逐句拆解。即使不用面对投资人,也值得以一个演讲者的视角来观摩如何做好一个 Story-Teller。
在这之前,让我们先来简单回顾一下:
如果你看过《人生遥控器》这部电影,那一定会对片中给人生倒带的场景记忆犹新,男主只需按下遥控器中的回退键,就可以让时间倒流,重来一遍。
“Rewind”的直译正是“倒带”。
一言蔽之,这款 MacOS 应用软件可以帮你做三件事情:记录、搜索、对话。
记录
得益于 Apple Silicon 强大的M系列芯片,使得在 Mac 电脑上实现“全天候录音录屏”成为了可能。你在电脑前的所有行为和信息都被 Rewind 通过录屏、截屏、录音的形式记录下来,出于隐私保护,公司宣称所有数据均将在“超级压缩算法”的处理下保存在本地。
在苹果低功耗高性能的M系列芯片的庇护之下,Rewind 用这种简单质朴的产品逻辑帮用户做到了“你记不住的事情,我帮你记”。
注:可能是因为产品仍在早期,Rewind 距离官方宣称的“极小的系统资源占用”和“3,750倍超级压缩率”仍有距离,功能全开的 Rewind 吃掉了 500MB 左右的内存和 25% 的 CPU 算力,一个月使用下来挤占了将近 20G 的存储空间。
搜索
在产生“记忆”之后,显然需要通过“回忆”来产生价值。由于历史信息在记录的过程中,已经通过 OCR/ASR 等手段都做了文字转录,用户可以随时通过搜索的方式“回忆”曾经的所有经历,并精准找到当时的完整“记忆”。
每进行的一次“回忆”就被称为一条“Rewind”,免费用户拥有50条“Rewinds”,付费30美元/月才能解锁无限次搜索。考虑到所有存储和计算都发生在本地,这个生意的毛利高得离谱。
到这一步,Rewind 帮用户实现了“你想不起来的事情,我帮你想”。
对话
真正让 Rewind 赚足眼球的,还是与 OpenAI GPT4 结合的对话型产品 ASK Rewind ——在3月初发布的时候有一个更直白的名字:ChatGPT for Me,倒是很容易理解。
即使 ASK Rewind 功能还在内测阶段,但这种“借助AI和记忆对话”的体验确实非常引人遐想,这也直接把 Rewind 的增长曲线折出了一个拐点:
再补充几个关键信息:
创始人Siroker 曾在2010年创办了用户数字体验工具 Optimizely,累计融资2.5亿美金,创造1.2亿美元ARR,并于2020年成功被行业老大哥 Episerver并购退出
Siroker 还在白宫担任过奥巴马第一次总统竞选的数据分析总监
联合创始人 Brett Bejcek 2017年本科毕业后在 Spotify、Glowforge 等公司担任数据科学家,于2022年初加入 Rewind
OpenAI 的现任 CEO Sam Altman 在2020年投了公司120万美元种子轮
Rewind 的日活/月活比高达63%,留存率高达98%,ARR ≈ 70万美元,LTV/CAC 高达160
至此,你已经拿到了路演内容的全部信息,以及一部分溢出的重要信息。
💡 想想一下,如果你是创始人,你将怎么做取舍,如何讲好这7分钟不到500个单词的故事,来斩获1000个投资意向?
路演视频逐帧分析总共有26页有信息的幻灯片:
图:视频内容分段
可以大致分为7段故事章节:
1. 开场故事“我在2020年3月就创立了 Rewind,但在过去的几个月里,业务开始起飞。投资人们随之纷至沓来,而我没时间逐个面聊,因此我准备搞点不同寻常的:向全世界公开路演。最重要的是,希望这种透明度能够建立我们与用户之间的信任。”
“如果您在观看我们的演示文稿后想要投资,请访问 rewind.ai/invest”开门见山的展现最大亮点,没有任何客套和自谦,直接甩出爆炸式的增长;强调“投资人踏破门槛”,勾起 ”FOMO(怕错过)“ 的情绪
一个有代入感的真实故事,紧跟一个“超能力”的比喻,引起好奇心:公司到底是做什么的?
2. 抛出痛点出重点,视觉上极简,每页不超过10个单词,展示1-2秒
简洁而高大的公司愿景,在痛点的基础上提炼了高度
一句话定义清楚产品,三句话精准总结工作原理,辅以直观的图片
“通过与 GPT4 集成,让您可以与看到或听到过的任何内容进行提问和对话。过程中我们始终把隐私放在第一位:从不将屏幕或音频记录调离您的计算机。”
“千言万语不如来段 Demo。”用词高度口语化,几乎没有专业词汇和抽象描述,核心词”Copilot“呼应了产品的AI特色
使用创始人自己的真实场景来展示 Demo
“首先是我们的极度尊重隐私,将所有东西都存储在本地而不是云端” “其次是无感体验,只调用屏幕和麦克风,没有繁琐的身份验证和数据授权” “最后是搜索,核心理念是由我们来捕捉一切,这样您就不需要先见之明,不需要操心要记录什么,只需录下一切并稍后搜索”
主动挑明了观众潜在的顾虑:隐私问题和上手难度
“我们在 AI 方面的独门秘籍在于我们拥有独特的数据集。你所看到或听到的一切都是一组独特的数据集,这对模型解答问题的能力非常有价值,本质上是你思维的领航员。”
“我们也非常注重资本效率,不会训练大型语言模型,而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,集成 Open AI 的 GPT4 等解决方案。”通过与知名产品的比较来阐述差异化,帮助观众快速理解公司的定位最后再次点题:“你思维的领航员”当下有什么系统性机会?几乎是最重要的问题之一;顺便主动回答了潜在的顾虑,即产品对系统资源的消耗是有限的,不会拖累设备
5. 谁是用户“谁是我们的目标用户?”
“我把他们称之为上下文切换者。这些人在不同的领域、应用、项目、团队中兼顾个人和专业工作。他们有高管、工程师、顾问、投资人、营销人等各种类别。但这是一个非常广泛的解决方案,因此有许多不同的用户。”好的新词总是能起到眼前一亮的作用:Context Switchers
“他们用 Rewind 做什么?主要有二:”
“首先是找看过、说过或听到的任何东西。这可能很简单,比如问我是在哪读到的那篇文章?是在 Twitter 上吗?是电子邮件吗?还是在 Slack 上?我们帮你在所有来源中找到它” “其次,将他们的历史信息转化为行动。比如可以轻松让它根据某段经历写一封电子邮件”
在定义用户画像之后,马上跟进两个典型场景
6. 如何增长“我们的 Go-to-Market(打入市场)策略是 PLG”
“那对我们意味着什么?快速迭代产品。事实上,我们一天发布11项更新。我们持续深入了解用户,尝试理解他们所面临的问题,然后为他们不断创造新的解决方案。”“一天发布11项更新” 传递了很多正面信息,团队的勤奋和活力,以及灵活和敏捷的开发流程等等
借大佬的点赞来给产品背书(Patrick Collison 是 Stripe 的联合创始人),同时也呼应了 PLG,突出了产品的病毒式传播
专业版用户可以拿到创始人的手机号,有用户评论这有点自恋,但显然也很有话题性——创始人只和“尊贵的专业版用户”交朋友
直接晒核心亮点数据非常加分,用户比例也符合逻辑——大部分还是免费尝鲜的用户,而基础版的存在价值更多是为了突显专业版很划算(有点像星巴克里的巴黎水)
这两个百分数用的很巧妙,市场空间本来也是拍脑门,但这么看起来似乎增加了一点逻辑性(虽然还是挺拍脑门的)
摆事实秀数字最有说服力,70.7万美金ARR虽然绝对值不大,但是结合增速和前面提到的留存指标来看,会给人一种“再不投就要起飞了”的感觉/错觉
Rule of Three:挑三个最亮眼的指标
总结一下言下之意:高毛利的好生意,知名VC背书,目前不差钱(除非加估值)
7. 画个大饼继 Apple Silicon 之后,又乘上了新一波(潜在的)趋势:Apple Glasses;同时也主动回应了潜在会被提到的”本地和云“的问题
“希望在我们的成功过程中,Rewind 产品系列就像助听器之于听力、眼镜之于视觉一样普及。”
“如果您有兴趣投资,请访问 rewind.ai/invest,非常感谢。”看到过太多产品用 Waiting List 做用户预热的,Rewind 把这招用在融资上也是绝了,从结果上看,创始人这张不按套路出的牌收效颇丰。最终确认这轮将由 NEA领投1,200万美金,另外还将释放800万美金额度给其他跟投方,包括其他感兴趣的投资人和社区用户。
讲好故事需要多做减法Rewind 产品设计思路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有点“大力出奇迹”的意思,亮点和问题都很显著,再加上 AI 产品目前尚未开放体验,就目前还很难评价这个产品和方向的前途究竟会是什么走势。显然,也不是咱们今天要探讨的重点。与其说是产品和数据,倒不如说是这个融资故事和“套路”撑起了这个ARR 500倍的超高估值。
我个人最大的收获,恰恰是来自这段视频的精简,通篇贯彻“Rule of Three”。很多原以为的亮点信息,居然在路演中仅仅一笔带过甚至只字未提。
毕竟在每一次沟通的过程中,观众的注意力都是有限的稀缺资源,随着时间和信息被持续消耗。而且录视频的形式会比实时沟通更具挑战。演讲的过程中,主要的信息传递是来自讲述者,Slides上的信息应该起到帮助听众聚焦重点的作用,而不是抢走观众的注意力。
对于 Siroker 来说,整段视频的目的及其明确:是吸引听众注意、勾起怕错过的情绪;而不是详细的讲解 Rewind 具体是如何实现的,或者 Rewind 的压缩技术到底领先行业多久。所以你可以看到 Siroker 公布的数据都是内部的、局部的数据(比如留存、日活/月活比等),舍弃的信息都是公开的、可查的(比如 Product Hunt 上榜、创始人曾经的成功创业经历等),留给投资人自查,查完可能就更加上头了。
虽然我并不赞同这种融资策略,毕竟这种“估值过载”早晚会产生不小的副作用,但不得不说, Siroker 作为一个 Story-Teller 真正做到了目的明晰、腰马合一。
我想,下次再准备 Presentation(演示)材料的时候,应该会先想想:今天到底是为了说服对方,还是为了留下深刻印象?
感谢看到这里,最后插播两条小硬广:
💡 作为 SaaS 企业走向全球的必经之路,Google SEO 可以说是出海团队的必选之题。6月中,Global SaaS 社区 Linkloud 携手老友 Span 为初创企业打造了一套系统性、保姆级的 SEO 教程,知名AI产品 Notta 正是在这套方法论的驱动下1年时间官网自然流量突破50万,月新增3万+,详情请戳👇《SaaS出海从0到1打造SEO体系 | Linkloud Workshop 第一期招生》
💡 日本是软件出海的重要阵地,上市公司如金山办公、声网等、初创公司如Lark、Pingcap、UMU、汇联易、智慧芽、思维巡航等,都已经在当地“开花结果”,他们的高管与日本业务代表都是 Linkloud 社区核心成员!7月初,Linkloud 策划了新一期先锋游学团,带你赴日“学落地”、“建合作”、“解规则”,详情请戳👇
《Linkloud Link 出海加速营第三期 | 日本先锋团招募 x 匠新 x 芝兰出海》Hi,感谢看到最后,我是JK,如果对文章/案例感兴趣,或者是相关领域的从业/创业者,无论你在任何地区和时区,欢迎加我微信 JKtheSeeker(请备注称呼+公司),see you on the cloud!